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本书赞誉
《稀缺》是行为经济学领域一部了不起的新作。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
稀缺现象
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时间?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家称之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稀缺现象。
引言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1 | 稀缺俘获大脑(scarcity captures the mind)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
第1章 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1 |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
第2章 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1 | 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 |
第7章 穷人为什么穷
1 |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
结语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 人们总是忽略带宽的重要性。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但很少会想到带宽。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体验,起因于人们在充裕时所采取的时间管理方式,我们在“富足”时往往想不到为将来留有余闲。所以,只要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