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

安宅和人

交出有价值成果的生产技术,有何共通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当时,我有另一个发现,那就是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科学界,“交出有价值成果的生产技术具有共通点”。
本书也会介绍几种关键的思考方式,但并非只是单纯地介绍技巧(know-how),而是定位在“工具箱”,来协助完成真正该做的事。“逻辑树”(logical tree)、“彼此独立、互无遗漏”(MECE,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发音为mee-see)、“架构”(framework)……每一种只要正确使用,都是强有力的工具,但光是知道这些工具,并不能就此找到答案。有句话说:“如果你手上只有槌子,任何事物看起来都像钉子。”(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虽然是种比喻,不过确实说明弄不清目的而单纯使用工具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输出的意义,在于能产生什么成果”,从工具下手,根本无法引导出这个答案。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关键?这正是本书标题所提出的“议题”(issue)。何谓议题?关于这一点,我将通过本书慢慢说明。事实上,其关键就在于对“要对什么找出答案”这件事情胸有成竹,并且果断采取行动。了解议题并从议题出发思考,可以让计划进度大幅提升,还可防止发生混乱。看不见目的地的行动会让人感觉很辛苦,但只要看见终点,力量就会涌现,换句话说,交出有价值成果的生产技术的目的,正是“议题”
不要烦恼:有时间烦恼,不如花时间思考
“烦恼”是以“找不出答案”为前提“假装思考”。
“思考”是以“能够找出答案”为前提,有建设性的真正思考。
所谓“烦恼”,是以“没有答案”为前提,无论多么努力都只会留下徒劳无功的感觉。我认为除了人际关系的问题(像是情侣或家人朋友之间),以及“与其说找不找得出答案,不如说其价值在于从今以后还要继续面对彼此”之类的问题应另当别论之外,所有的烦恼都是没有意义的。(话虽如此,但毕竟烦恼是人的天性,我并不是讨厌会烦恼的人)
尤其是如果是为工作、研究烦恼,那实在太傻了。
所谓工作,是“为了产生什么成果而存在”。进行那些“已经知道不会产生变化的行动”,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烦恼,就马上停下、立刻休息,并且培养能够察觉自己正在烦恼的能力。”

本书的思维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书所说的“生产力”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以多少的输入(Input,投入的劳力及时间),产生多少的输出(Output,成果)。
世上大部分被称为“可能是问题”的“问题”,事实上几乎都不是商业或研究上真正有必要处理的问题。如果全世界被称为“可能是问题”的“问题”共有一百个,那么在当下需要清楚判断出是非黑白的问题顶多只有两三个而已。
对于矩阵中横轴“议题度”低的问题,无论多么努力拼命地挤出答案,终究也不能提高其价值,只算是白忙而已。这种“以为只要靠努力(劳力)和耐力(蛮力)就能得到回报”的工作方式(自认为“没功劳也有苦劳”),将永远无法到达右上方“有价值”的区域。
工时长短根本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只要交出有价值的输出(成果)就好。
作者的提醒:细嚼慢咽,切莫狼吞虎咽
对于任何事情并非要照单全收,而要基于自己的观点建构世界观,如果没有认清每一个信息的重要性或层次构造、关联性的话,必定迟早会遇到困难。
只依赖逻辑架构,而且思考既短浅又表层的人,是很危险的。
面对问题时,需要针对各项信息,从复合的意义层面深入加以思考。为了能确实掌握这些信息,不能只听信他人的说词,必须亲自去现场掌握第一手信息。然后,更难做到的就是,将运用上述方式掌握到的信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
“死守第一手信息”是我的前辈们传授下来的、被视为珍宝的信条之一。在现场接触到信息时,可以掌握多少有深度的信息,正能直接显示出这个人的基本实力,因为这牵涉到他的判断水准,或超水平的思维结构的建构力,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得起来的。
大脑只能认知大脑本身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则取决于“至今遇过多少次类似事情是有意义的情况”。

将议题转化为语言或文字

1
2
3
1.加入“主语”和“动词”
2.用“WHERE”“WHAT”“HOW”取代“WHY”
议题的语言化还有一个秘诀,就是要注意表达的句型。好的议题句型不是用“为什么……”这种“WHY”问句,大部分是采用“WHERE”“WHAT”“HOW”中的某一个句型。● “WHERE”——“哪一边?”“目标在哪里?”● “WHAT”——“该做什么?”“该避免什么?”● “HOW”——“该怎么做?”“该如何进行?”“WHY”句型中没有假说,对于究竟想要弄清楚什么问题的是非黑白并不明确。所以读者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按照“找出答案”的观点整理议题之后,为什么大多会采用“WHERE”“WHAT”“HOW”句型。3.加入比较句型

成为好议题的三要素

1
2
3
4
5
6
7
8
9
1.属于本质性的选项
好的议题必须是一旦找出答案,就会对之后的讨论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2.含有深入的假说
好的议题含有深入的假说。其深入程度,会让人一碰到这个议题就产生质疑:“要明确立场到这个程度吗?”也就是“颠覆常识的视角”或用“新结构”解释普遍情况。这么一来,当完成验证时,无论是谁都会认同由此产生的价值。
3.可以找到答案
也许读者会发出“咦?”的疑问,可是这里强调的是,好的议题必须“确实可找到答案”,因为这世界上“虽然重要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多得不得了。
4. 明快找出答案
创立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AI Laboratory),人称“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之父”的马文·闵斯基(Marvin Minsky)对理查德·费曼的评价中有一段话,正道出产生高质量输出的本质:我认为所谓天才,就是拥有下述资质的人:● 不受同辈压力的左右;● 永远记得探索“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很少依赖心想事成;● 拥有多种表达事物的方法,当一个方法无法顺利进行时,可快速切换成其他方法。总之,就是不固执。多数人会失败的原因,不都只是因为执著于某个地方,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想尽办法要让它成功吗?与费曼谈话时,无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一定可以听到他回答‘不,这部分也有别的看法’。我从来没有认识一个人,像他这么不执著于任何事物。